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 点击阅读...
基本案情 原告于1960年1月出生,在2020年4月入职被告处从事餐饮工作。2020年9月,原告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原告受伤。交 点击阅读...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 点击阅读...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能否获得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 点击阅读...
小吴前两年,一直按灵活就业参保缴费。最近,他应聘到了一家公司。 入职时,单位提出不为其缴纳社保,而让他继续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缴费。 小吴觉得这件事做不靠 点击阅读...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专家分析: 认定工伤有三个要素,即“ 点击阅读...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点击阅读...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 点击阅读...
劳动合同订立前,劳动关系双方分别有哪些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 点击阅读...
1、劳动关系从何时建立?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 点击阅读...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定凭证。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职工如果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提供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其他材料,如领取劳动 点击阅读...
事业单位初次就业人员,首次岗位认定如何确定岗位等级? (1)初次就业人员(指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或择业期内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下同)聘用在管理岗位的,大学专科 点击阅读...
缴纳养老保险费和领取失业保险金相互影响吗?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以个人身份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失业人员,符合申领失业保险金条件的,经办机构应予发 点击阅读...
扩大工伤保险制度覆盖面、开展工伤预防试点工作、建立工伤康复示范平台、探索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和职业伤害保障 点击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 点击阅读...
9月25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 点击阅读...
目前的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体现了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社平工资、个人缴费积累、退休年龄等多种因素,未来变动不会太大。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 点击阅读...
从我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来看,2023年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为70506亿元,支出为63757亿元。 从这样的情况来看,我们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肯定是 点击阅读...
1、《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企业需对此承担举证责任,而不是口头 点击阅读...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