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工作就像渣男一样会将你拖垮。
你需要有“火眼金睛”认清工作的真相;
也需要“及时止损”不让自己深陷泥潭。
钱不能体现价值
关于工作要不要看重钱很多“有经验”的前辈是这么告诫大家的
“初入职场别太在乎工资先提升能力。”
“只看钱就太局限了工作的价值难道只有钱吗?”
“你要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钱途’。”
这些话乍一听没什么问题工作嘛就得奋斗多熬几年工资总会上去的那时候再谈钱也不晚。
真是这样的吗?
调查显示2018年应届毕业生(本科生)的平均月薪为5429元和他们期望的8000元月薪还有很大差距。
5年过后当初那些起薪较高的毕业生一般走到中层位置年薪起码超过15万。
而那些起薪低于4000元的毕业生依然留在基础岗位月薪只有六七千。
难怪每年毕业季应届生都争抢着进500强、大企业还是那句话“不谈钱就真的会没钱”。
其实也不全是钱的问题但钱的多少却能体现这份工作有没有前途。
举个简单的例子领着3000月薪却干着5000+的工作谁会接受呢?
员工来工作却不是为了企业卖命。明明他值得这么多但只得到一点点自然会委屈继而离开寻找更好的出路。
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到位的鉴别眼光与用人能力它就只会把员工当做廉价劳动力而不是充分挖掘其潜力与价值不断培养为其所用。
我就见证过一个新人被破格重用短短半年月薪破万一年后就担任产品经理。
刚进公司时老板就很看重她的学历与经验给了她不错的待遇。因此在之后的工作中这个新人一直很努力下班了还抱着运营方面的书籍在恶补。
她是希望自己能发挥的价值对得起公司的待遇而老板数次给她提工资不断鼓励她好好干下去。
企业与员工最好的关系不是雇佣关系而是相互投资
企业把员工当做潜力股用薪酬激励员工不断成长;
员工感恩企业的培养主动发展回馈公司以更大的价值。
领导格局太小
有句俗话说得好一个公司能不能做长久看看老板就知道了。
有马云、任正非、李彦宏坐阵的企业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毕竟他们知道怎么干才能把企业做大怎么做才能留住优秀的员工。
和他们形成鲜明反差的要数最近被万人嘲笑的金立老板。赌博输了几十亿导致公司面临破产的威胁。
老板凉了集团也凉了员工们无奈失业。
可见领导的格局足以决定企业的前途。
领导格局太小只把目光盯在蝇头小利上宁愿克扣员工薪水节约各种成本也不愿意开源发展产业其实只是敝帚自珍最终面临不堪的结局。
有见识、有格局的老板懂得如何发动大家的积极性如何导向做出正确决定知道什么时候该转型什么时候该升级。
原腾讯副总裁吴军有句话说得好真正决定企业高度的是老板的见识与格局。
互联网时代影响下各种中小型企业应运而生都想抢占先机大赚一笔。但是这些企业的“生命期”普遍短得可怜。
中国8000多万中小企业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9年每分钟就有2家企业倒闭;
能够做5年以上的只有不到7%10年以上的只剩下2%;
是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的问题又何尝不是企业老板的问题。
有些公司短短5年就能成功上市有些公司不到5年就被迫破产。5年是一个检测期可以看出这个老板的眼光与格局到底能否让企业发展壮大。
①任人唯亲只听好听话会让有本事的员工心寒;
②过于自大不愿接受建议会将企业引入闭塞之境;
③目光短浅不懂得转型与升级会将公司做死。
不要让员工觉得他的存在没有价值从而放弃了公司。公司想要得到发展前提是整个团队一起努力。
所有人共同出力企业才能开疆辟土开拓版图。
错把平台当能力
一份工作到底好不好除了钱有没有到位领导有没有格局还要看自己本身。
还是那句话没有真材实料的人走到哪里都混不下去。
网上有篇流传很广的文章《离开腾讯三个月我才知道世界有多坏》讲得就是员工错把平台当本事的悲剧。
当初在大企业任劳任怨的你辞职时却没有被挽留顿生不满自以为凭自己的本事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可离开这个公司之后无论出去找工作还是适应新岗位总是感觉力不从心自己欠缺的不是一星半点。
或许我们都要明白有时候自己在大企业中做出的成绩未必是真实本领有可能是企业平台所带来的影响。
平台自身的影响力让我们错以为是自己的能力。
并不是否定之前的努力与辛勤只是我们在工作之余一定要及时反思
我在这个公司能做好这些事情在别的公司也能做好吗?
我在这里学到的知识与技巧已经内化成专属于我的能力吗?
能力才是公司评估机制中最不可或缺的因素。
认识一位朋友医学博士毕业被三家医院重金聘用病人们慕名而来一号难求。
于是飘飘然的他辞职了自己开了个私人医院。可离开了大医院的他根本无人问津最终关门大吉。
人贵有自知之明拥有平台的我们或许发展得很不错但更难得的是离开平台之后我们依然能风生水起。
一定要去大平台去优秀的平台不仅为了得到其影响力也为磨练自己的能力。
最优秀的员工能在小公司干得很好同样也能在大公司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