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大科学家们如何让自己不被压垮?
暂时放开工作、稍作休息对避免压力和抑郁至关重要。
每周两次博士后Auckland都会在下午5点半离开实验室开车一个小时来到英国考文垂城外的一处山地车骑行场地。在这里他可以暂时将自己在华威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项目抛诸脑后。
“做各种技巧动作和跳跃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让你无暇考虑其它事情”他说。Auckland的朋友主要都是在专业山地车骑行中认识的来自各行各业;这一点也有帮助。“我们不谈论工作从工作中完全逃脱出来。”他的另一个爱好是跳伞跳伞帮助他从实验室工作中解放出来获得身心上的放松。“当你跳下飞机时工作是你最不会想起的事情。”
正如Auckland在从事极限运动时所意识到的那样工作之余追求爱好、参加活动能帮助研究者暂时离开研究环境获得十分重要的放松。专家认为休息是对抗倦怠的关键——研究工作需要连续几周乃至几个月的长时间、高强度脑力工作极易导致倦怠。
倦怠并不是一种医学诊断但研究者认为它指的是慢性压力或沮丧导致的过度疲劳、丧失动力的综合状态。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的院长Simon Davy表示研究生和博士后可能会将“长时间工作”与“高质量工作”画等号而且尤其容易在工作中拼命。从博士时期起Davy就发誓不在周六工作他说他观察到学生们很容易陷入一周七天连轴转的状态。
一些研究机构和职业发展办公室已经开始意识到科研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今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一支研究团队通过对博士生的12个心理健康症状进行评估发现在被调查的3600多名比利时博士生中三分之一都存在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尤其是抑郁症(表现出4项或4项以上临床症状)。在类似的高学历人群中存在风险的比例不到这一数字的一半。
在研究人员群体中倦怠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问题比如应接受专业人员诊断和治疗的抑郁症。但是通过理解实验室或野外研究的工作模式、觉察慢性压力的警示信号研究人员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一开始避免倦怠产生(参见“倦怠信号”)。
倦怠信号
Kay Guccione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者辅导培训主管她说倦怠的迹象通常会被其他人认为是“情绪化”、“懒惰”、“无法胜任工作”或“娇气”。
她和Tammy Steeves(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研究生协调员)都鼓励自己学校的研究者与同事相互理解、彼此照顾。
“你希望成为的是悬崖上的护栏而不是悬崖下的救护车”Steeves说。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同事出现了以下倦怠信号中的几个请通知导师并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