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四个“提前”,既摸清了自我需求,也摸清了市场需求,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看似简单,但现实中能做好的同学却不多,大部分同学都是“边找边看边想”。
提前“看岗位”:去挖上一届秋招的数据,把所有能投的用人单位和具体岗位都列出来。为什么不建议秋招时“边找边看”,秋招校招信息是海量的,海量信息面前,又要忙网申和初面,会越看越乱,并且容易漏信息,还会把心情搞的很烦,烦躁、焦虑下的求职一定是负能量满满,会影响面试发挥。
提前“定需求”:找工作最怕“既要又要”,在秋招之前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至关重要,最好要有相对清晰的排序。比如,职业发展>户口>薪酬等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定求职的城市、行业和岗位,才能做好下一步的“找方向”和“做方案”。自己的需求挖不清,很容易被身边的人和事影响,从而定错策略,走不少弯路。比如,刚开始想回家发展,看身边人都在拼命留京,自己也孤注一掷在京找,结果找到了、签约了、实习了,才发现这终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想回家发展但求职机会已经不多,只能拧巴着先北漂着。自我需求挖不到位,定了南辕北辙的方向或方案,对未来求职将会是致命打击。
提前“找方向”、“做方案”:前两步提前做好“知己知彼”,后面两步就要“找方向”、“做方案”。“找方向”就是在充分结合市场需求、自我需要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定好自己的“赛道”。主赛道是什么?PlanB的分赛道是什么?PlanC的分赛道是什么?“做方案”就是把方向具体化、落实到具体公司、具体岗位。根据往年单位校招的节奏,第一批次从高到低我要投哪些单位?如果头部单位挂了,我该怎么调整?第二批次投哪些?提前把方案推演到这种程度!我们的秋招一定不会兵荒马乱。
问题又来了?多早算提前?9月份秋招高峰开始前,都不算晚!
当下,很少有人做到不海投,绝大部分同学都是边投边摸索定位,边投边磨练能力。确实如此!不投足够多的“种子”,就很难挖出自己的求职层级,也不会有足够多的面试机会,我们都知道“定位”是试出来的,“面霸”是面出来的。但同学们更要深刻的明白,我们的“海投”不是漫无目的,不管会不会去,先投了再说,而是在自己方向和主线下,最大量的做加法。只要是自己方向内的,投!不在方向内,不投!现实中经常会有同学们说“老师,我投了100多家单位,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拿不到offer?”被问到有多少是自己想去的,沉默了!同学们,我们不是机器人,都有极限。假如说这个极限是100,如果大部分都海投到了非方向外的单位,那么我们的有效投递一定极低,有效投递低了,有效机会自然就会少。
因为一线实战中,方向和主线都好找,最难找的是“求职层级和定位”。无数个真实案例表明,一旦找准层级和定位,offer立马奔涌而至。“动态调整”的核心目的就是“找层级”,怎么调整?策略调整+心态调整。策略调整本质很简单,从高到低往下降,找到适合层级拼命加。某一类别的单位都拒了我们,撞了南墙要回头,这一类别就可以不投了;发现自己在某一类别单位都能走到业务面,那么这一类别就要拼命加。看似简单,但很多同学做不到,一是不愿降,就要死磕;二是无脑投,不愿分析;心态调整本质也很简单,真正把校招看到职业发展的起点,而不是终点。真正找适合,而不是只追求别人眼中的“好”。把校招看做起点,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就能接受当下的“不完美”。真正找合适,才是放下“偶像包袱”,冷暖自知、回归本我。
不少同学有误区,求学接近尾声,科研、实习等已无法新增,核心素质也已定型,我们能做的其实不多!但现实情况是,临门一脚的求职能力往往真能拉开差距。不要小看求职准备,当所有竞争者都在精心准备,如果我们原地踏步,必定会被反超。一位同学简历杂乱、答题废话超多,一位同学简历清晰、答题句句在点,如果我们是面试官,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关于求职准备的策略,返璞归真唯有“三多”。“多学”:用各类线上课去掌握方法和答题逻辑,增加同学们对题目的敏感度,扫盲的过程至关重要。一定利用好坐地铁、排队求职等碎片化时间,所谓的技巧和策略,都不过是简单的道理,只是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它。“多练”:学完一定要练,如果真实面试机会少,就参加各类线上和线下的模拟练习。练过和没练过、练过1次和练过10次,效果完全不同。“多复盘”:每一次练习和实战,都要想“错在哪”、“怎样能更好”,特别重要的策略是,一定要把思考过的“完美”答案写下来、背几遍,形成自己的答案库。道理很简单,做到的同学却很少,而大量求职案例证明,凡是能做好复盘的,都很快成为了面霸。
“三多”的目的不是抄袭别人,而是要知道考什么、问什么,然后在多练和多复盘中找到自己面试节奏、方法,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语言风格。我们一定要知道,千篇一律的面经,会让面试官非常反感。并且自己的“面经”是自我真实的呈现,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用人单位,别人的面经就像戴上“面具”,即使带着“面具”进去了,“道不同”很容易就分道扬镳,浪费的依旧是同学们自己的宝贵时间,而且还是职场初期最宝贵的黄金期。
不要害怕“陪跑”,同学们要明白offer都是顺次递补,只有“陪跑”到最后,才有逆风翻盘的机会。从这么多年的求职节奏来看,签约高峰期往往在春招,而春招补录往往都在“陪跑团”中产生。因此,从策略上,同学们一定要坚定信念,不能中途放弃,也不要因为陪跑而沮丧,越是陪跑到最后,越是有机会。
刚开始求职时,同学们都会想,保底就是保底,大家都会再接着找。而真实情况是,不少同学拿到保底offer的时候,心态上就已经躺平了。嘴上虽然不承认,但是行动很真实。本来准备考公、考编,但是考着考着就佛系备考了。本来准备春招再投,但是投着投着就不用心、用力了。春招机会虽少,但随着大部分同学退出求职战场,反而厮杀没有秋招惨烈,求职拼的就是心态,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才能真正赢在终点,而不是赢在中途。一句话总结这个简单策略就是秋招不怕陪跑,春招不能躺平。
信息差是找工作最令人头疼的,让同学们和很多宝贵的机会失之交臂。小红书和各类公众号有用!但有的时候难辨真假。其实,对我们帮助最大的最强辅助就在我们身边——师兄师姐和师长、前辈。遇到问题一定多方求助,“多方”其实是两个“多”,一是多问几位师兄师姐或前辈,工作时间越长越好,这样更有深度;一是多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更有广度。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才能帮助我们挖掘更多宝藏求职机会,帮助我们更全面、科学地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