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心“培训陷阱”
以招聘为名为培训学校拉生源;录用先考保险代理执业证,进来全当保险代理;高额培训,水分太大,既没有招聘时候承诺的“名师”,结业之后的培训证书也没有招聘时候宣传的那么大的含金量。
二、警惕随意粘贴的招聘广告
一般来说人员招聘是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单位会派专人通过正规的渠道招聘,有招聘专用的正规宣传单、宣传手册或者是宣传海报。
三、“先小人后君子”
首先,主动核查用人单位信息。主要通过检查证件或执照,搜索官方网站,还可利用校友资源。其次,事先说明试用期、福利待遇等信息,明确写入合同,回避模糊概念。
四、小心“实习陷阱”
以新招人员替代试用期满人员,利用“实习”名义使用廉价劳动力。实习期间以考察为名侵权,无偿占用实习生的设计成果等。
五、小心“合同陷阱”
混淆“试用期”和“见习期”、“合同制”和“劳务工”等概念
六、谨防“电话骗局”
一般而言,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后,会主动进行联系。有些人正是利用毕业生的这一心理,假借联系工作传呼或发送短信给毕业生,让毕业生给一些收费很高的信息台回电话,以骗取高额电话费。
七、小心“地点陷阱”
很多大企业在全国许多地方有分部,而参加招聘会的往往是总部的人力资源部。毕业生在应聘时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工作地点就在总部所在的大城市,结果上岗后被分到偏远地区。
八、拒绝巧立名目乱收费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招聘时,不得收取求职者任何形式的报名费、培训费、押金等费用。要求必须体检才能上岗的,单位不得指定医院,更不可能是小诊所。实习期间若有必要的培训,一般由公司担负费用。
九、小心“传销陷阱”
一是“跨省招聘”。网上诈骗在当地很难实施,当地人都熟悉情况,谎言易被戳穿。外省求职者往往不了解当地情况,容易得逞。二是“共同创业”。一些传销人员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时,表达共同创业的愿望,一些大学生求职者信以为真,结果受骗上当。三是“网上恋人”。一些传销人员以在网上寻找恋人为名,诱骗大学生。
十、谨防以面试为名抢劫
去面试遇到自称是公司专门的接待人员,请求职者随同前往。在半路以手机没电或者遗落了东西为由,让求职者借电话一用或者自己在车上看东西然后请求职者帮忙下车捡东西,结果抢走求职者的手机甚至是全部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