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很抱歉我迟到了,之前我和丈夫在吵架,我们总是吵架。”
这名应聘者不仅透露出自己面临着顽固的婚姻问题,而且在坐下来进行首轮面试前就表明这些问题会影响她不能准时上班,而且她还期望雇主能够容忍这一点。切诺夫斯基-辛格说,“在走到咖啡台的短短这段时间中,你就能获得候选人非常多的信息,这个时候人说话会随意得多。她的履历非常棒,但她的生活已经很混乱了,我想我不能给她的生活带去更多麻烦,我必须让事情简单些。”
二、“我正在接受愤怒情绪管理训练,因为我以前打过一名同事。”
重大的人格缺陷,尤其是当它们涉及人身伤害时,都不应当在面试中提出。提及与同事或者管理者的分歧是离开前一家公司的理由,通常就相当于向人家预告你无法在新岗位上成为一个可靠和理性的员工,即使只是远程办公员工。唐宁指出,“如果有应聘者提到这种事,那么他通常会被认为是一个不能以职业的和非暴力的方式处理状况的人。”除非你被要求透露自己正在接受的某种心理治疗,否则还是尽量寻找一种诚实的方法去变通地解决这个问题吧。
三、“噢,你也很可人。”
这是一件不言自明的事情,面试过程中任何程度的挑逗(无论是隐隐约约还是明目张胆)都绝不应该发生。这类行为尤其不应该在同一场面试中发生两次。
四、“我的前老板是个恶魔,这确实对我的心理造成了创伤。”
管理者与下属之间出现分歧比较常见,但是如果面试官知道员工因为与上司关系糟糕而心理受到创伤,这对应聘者不会带来什么益处。科恩指出,“面试官与应聘者会面时,他们的角色不是精神治疗师。他们并不想知道你可能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他们只想了解你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你的心理是否基本健康,还有就是你是否能够融入群体。”
提供超出该范围的信息可能会让他们质疑你是否适合所面试的这份工作。科恩说,“任何做过功课的人都会发现我那位客户为之工作的那个人有着极其难以合作的名声,但是她应该想出一个更合适的方式来谈论(他们的)间隙。”
五、“噢,那是因为我刚服用了抗焦虑的药(安定)。”
在面试之前有些紧张本属正常,但在服用药物之前,要确定药物对你的性情和表现的影响。切诺夫斯基-辛格说,“当时我没有去评判她个人的面试风格,我更关心的是可能有其他事情需要我去了解,”这导致谈话偏离了应聘者是否胜任这份工作的主题。
六、“你们正在面试的另外那个人?你们要多加考虑啊。”
在面试当中诋毁他人,特别是你的竞争对手,不会对你的判断力或品性带来加分。科恩说,“首先,那种信息并不要求他提供,而且他是以非常不恰当的方式提出来的。那使他显得太过争强好胜,并显示出他不是非常合作、或者说不是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团队合作者’”。
七、“只是有些痒。”
对于一个这名应聘者所面试的那种需要面对客户的职位(实际上无论是什么职位),举止奇怪和不专业都是一个极大的危险信号,尤其是当它事关卫生问题的时候。布尔乔利-史密斯说,“我当然没有录用他,如果他在接受面试时都这么做,我只能想象他在销售会议上也会当着我们客户的面这么做。”
八、“我把一名精神病人锁在房内给他一个教训。”
当被要求列举关于你技能和经验的实际事例时,最好不要提及那些粗野的、具有争议的事例,比如虐待他人从而使他们守规矩的事例,在对方是智力发育不全人士的情况下尤为如此。赫维茨说,“可悲的是,这名应聘者认为他向我客户讲述的是表现其判断力的正面的事例,并不了解为什么他会被拒绝。”。
九、“对不起,我正在发潮热。”
身体过分暴露会使他人觉得不自在,应该避免这么做,这是一条通行的经验法则。此外,补充一些关于自己荷尔蒙的解释只会使气氛更加尴尬。科恩说,“她是觉得不舒服,没错,但是面试她的人就更加尴尬了。这是一个‘信息过量’的典型例子。”如果你容易出现任何类型的可能会令人尴尬的问题,要做好以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处理它的准备。比如说,在刚才所说的那种情况下,不要穿一些可能过于暴露的层叠式的衣服,不用对例如脱去毛衣这样的简单动作做过多解释。
十、“哦,他死于一桩毒品交易。”
在面试中提及朋友或亲人的去世可能会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而提及去世朋友或家人的违规或违法行为就有些不靠谱了。如果你小心翼翼地以随意的方式提出这件事、同时不要说出过多会使人觉得不舒服的细节,这或许还可以接受。虽然这名应聘者的面试表现非常不错,她却因为提供了过多信息而破坏了这次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