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有优秀的吗?有,很多。
创业公司有垃圾的吗?有,更多。
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确实许多创业公司存在管理不精,内部奇葩事迹一堆的现象。
我曾经在一家创业公司实习过一段时间,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相信不少人也都遇到过。
边招人边裁人
刚进去实习的时候感觉很奇怪,怎么好像都是毕业不久的,老员工就没几个。
慢慢在里面做事发现,原来公司会在试用期用极高的绩效标准要求,并且想办法在你的工作中对你挑刺,一有小错误马上调岗(比如客服),或者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开人。这样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还可以一直用便宜的价格用人,许多员工一到试用期就被开,根本不给转正。
除了画饼,什么都没有
画饼是一定要往大的画,但是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期权,合伙人,绩效奖金......这些美好的承诺常常一个都没有落地。
加班加到吐血,没有加班费和任何补贴;
市中心高级办公室,英式下午茶,零食,这些“福利”往往说没就没;
没有年假,五险一金按最低缴纳,这就是许多创业公司的真相。
许多创业公司往往在面试招聘时,会有以下承诺:
你未来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深度参与核心工作,让你身担要职快速提升个人能力。
这是一个诚实的描述,但他去掉了最关键的部分,为什么给你这么大的空间和权限?
因为缺人。
请你承包所有工作,当然成长快,提升多。
因为缺人,所以你一个运营要干设计的活;
因为缺人,所以你永远很忙一直加班;
还是因为缺人,活你干,成果不好锅你背。
如果你还是一个实习生,你会对各种岗位都跃跃欲试,各种杂活包揽的很开心。但是当成为一个正经的职场人,你需要进行完整的职场规划,个人规划,要有专业性的发展。
在这种一人兼多职的情况下,你会迷茫:我好像什么都能做,又好像什么都做不了。
长此以往,不利于个人的晋升和发展。
朋友曾经面试过一家快速发展的创业公司,规模已经算大,CFO称公司正在“野蛮生长期”。
翻译成通俗的人话:我们公司现在业务很多,发展很快,暂时不会倒闭。当然没人带你,自己摸索着去争去抢,绩效压力很大,加班当然很多了,没有加班费,周末超常加班。
希望许多朋友知道,在工作初期,建立科学的方法论,了解规则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创业公司更注重业务的快速增长,很多原本公司的正常业务应该有的环节都被省略,比如细致的调研,内容分析,讨论归档,具体的安排等等。
这种随便的工作流程并不利于你形成良好的职业思考习惯,所以刚毕业的年轻人,更建议去大公司学做事。
创业公司因为规模不大,往往喜欢声称扁平化管理,但是我们知道可能一个岗位就你一个人,出现问题连讨论和寻求帮助的人都没有。相比起大公司,创业公司更多人在摸着石头过河。
虽然创业公司更需经验丰富的前辈,但无论是出于人力省钱,还是招大牛的难度,创业团队都会有些无奈,最终只能让大量没经验的新人加入,这也是创业公司在招聘要求比较低的原因之一。
在做新业务时,由于缺乏更多有实在经验的人,许多经验并不精进的人冲在最前面,这个对于团队和个人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一定会有不少公司吹嘘自己很多BAT大牛,但事实是,真的很少。
即使有,一个大牛也带不起一个公司。
在公司中,新人占了一大半,那么成长的问题就全靠自己,经验交流和价值案例也会少许多,对于有上进心的人来说,可能会走很多弯路浪费时间。
说回一个现实问题,创业公司九死一生,能够活到最后上市或者被金主爸爸收购的都是凤毛麟角。
根据创业邦调查,进入A轮融资后,几乎每一轮都会筛掉2/3的企业,最终上市的公司不到1%。
大部分的公司甚至没活过A、B轮。
举一个更直白的例子,曾几何时,直播平台雨后春笋般的在互联网大潮中涌现,大大小小各家网络公司都看中了直播的大市场,纷纷进入这个行业,力求分得一杯羹。
进入2018年年尾,你叫得出的平台还有几个?数百家平台都倒在了资本寒冬和行业竞争中。
也就是说,个人选择创业公司其实是一种刮彩票的行为。
有人赌对了,也跟对了老板,拿到期权,套现,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还有更多人,淹没在一年又一年创业的浪潮中。
虽然面试官对于公司倒闭的情况可以理解,但是你却少了很多平台上的“背书”和工作成果。这种工作成果和平台上的缺乏,可能会影响新公司对你过往努力的判断。这种结果是非常残酷的。
即使公司没有倒闭,大量的人员流动也不利于你的深耕发展。
最后,年轻人在选择工作上真的要做好调研,不仅是对公司的了解,还有对个人的审视。
如果不是有承担失败的后路,或者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不建议选择更困难的路。
当然,假如确实有靠谱的创业团队,优秀的老板,而你厌倦成熟公司的按部就班,并且有足够的个人能力支撑,那么进入创业公司你也能很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