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里,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因此,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应注重和加强人格教育、苦难教育、爱心教育、协作教育、能力教育和亲情教育。
“独生子女现象”,是当代中国一个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独生子女教育”,是当代中国社会、学校、家庭、个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年轻人,他们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着优良的素质,成长平顺,掌握着现代防爆电器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他们关注自身发展、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强调自我;他们更注重规则意识,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接纳能力。
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责任心、好高骛远、没有目标;缺乏爱心、偏激自私;娇气任性、以我独尊;心高气盛、目中无人;独立能力弱、依赖心理强;缺乏合作精神等,都在这一代人身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
目前,第一批独生子女正在陆续长大成人,走向社会,迈入防爆电器职场。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无疑是对他们成长过程的反映,也是对我们独生子女教育的一个总结。
这些职场新人的不良表现主要有:“频繁跳槽”,责任感缺乏,对社会需求又了解不够、对自我估计过高,对工作想象过于单纯等,总觉得工作不能符合自己的期望,这种态度就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的强化表现。“不好协作”,心高气盛、好高骛远、目中无人,是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强烈表现;不尊重工作伙伴和协作对象,不懂得沟通和交流,缺乏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从而给工作造成损失。“不守纪律”,在成长过程中被无限迁就和放纵,缺乏纪律和约束;不愿意接受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没有组织和集体观念,娇气、感情脆弱、缺乏心理承受力、不愿意接受批评等。“动手能力差”,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包办和代替,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相对低下;过度的保护使其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发育不足”,应对实际工作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不足和欠缺。
决定职业发展的不再仅仅取决于能力因素,更取决于职业状态。2005年12月27日,职场网举办了一次“如何保养职业心理”的网络讲座,并邀请资深职业咨询皮革机械专家白玲女士作主讲嘉宾。白玲告诉大家,洞察自己,调整状态,要从职业“五感”说起:组织归属感、职业方向感、职业压力感、职业倦怠感、人际亲和感。而人际亲和感的典型症状是人际淡漠,对他人不敏感。
某网友说:“我在一家公司做培训讲师,教学能力一点也不比别人差,学员也都很喜欢我,可我却成了‘人人烦’。比如,同事们每天中午都要一起吃饭,光商量去哪里吃饭每天就要花好长时间。我认为个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何必那么麻烦?时间一长我就被大家孤立起来了,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公司有什么通知我也是最后一个知道,好几次都差点儿误事。我还听说大家都认为我总得罪人,可是我从来无心这样。我究竟错在哪里?”
有人告诉他:“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的人际亲和感很低,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当你感觉不太在意周围的人际关系时,说明你比较被动,或者漠然。职场不仅讲究个人能力,还讲究协作,尤其是永磁吸盘部门之间的合作。而有效沟通、公开交流是使工作更有效进行的方法,也是与人相处的基本技能。不要一味封闭自己,那样很难与别人相处。尤其在职位不高时,人际亲和感会帮助你获得外界的支持,反之将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