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三点情况:
第一,HR压根没收到你的求职邮件;
第二,HR收到但没打开过你的简历;
第三,HR看完简历后将你pass了;
必须承认,大部分人在求职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简历被拒绝的情况。不同的是,有些人被拒绝的次数少,有些人总是被拒绝。
鉴于前两种情况存在不可控的风险,我和小徐同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第三点,即,为什么HR排除一切因素,看完了你的简历,却仍然不给你面试的机会呢?
HR看简历在看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明白HR在看简历的时候,究竟在看什么。
被拒绝的主要原因是从简历上既看不到价值,也看不到潜力。
价值,可以用胜任力,匹配度,资源等具体考察因素来衡量;潜力可以从成长轨迹,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来查看。
第一次找实习通常很困难,因为简历上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成绩。但很多人存在的问题是,即使有了丰富的实习实践经历,再次投递简历仍然会无人问津。
并非不具备胜任投递岗位的能力,为什么还会屡战屡败?
除了非重点院校、竞争对手太强大等客观条件,简历不够出彩也是被埋没的重要原因。
网上很多关于简历的文章,仅仅充当了启蒙教育的角色:
常见的简历文章套路
坦白讲,这些文章看看就好,重要的是有输出有反馈。实打实地做几份简历,找一些企业认真投递,实战效果是最好的。
从制作第一份简历开始,我就边学习边输出,不过回过头去看之前的文章,也还是太稚嫩了些。
靠着不断摸索,如今我可以较为轻松地制作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简历,只是放到很多朋友面前,都会坦言:“小木,你的简历挺不错,看得出你很踏实可靠,是个能老实做事的人,但,没有亮点。”
一句话将我屡被拒绝的原因阐述明白。
HR会看简历中能否体现出个人价值,如果暂时没有,会考察潜力,是否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可快速上手。
而这两点,又是通过所谓“亮点部分”体现出来的。
优质有亮点的简历,总是更受HR青睐的,他们可以从上面清楚地看到求职者以往的工作成效,而非单纯工作内容的罗列。那,究竟何为亮点?
究竟什么是亮点
亮点是最能凸显价值和体现差异的地方。
以运营为例,从事内容运营,是否原创过10万+的文章;从事活动运营,规模如何,成效如何;从事用户运营,留存率如何,转换率如何。即在每个岗位所考核的要点上,你曾经的成就如何。
同样都是应聘新媒体运营,有以下两段描述:
两种不同的表述
两段描述都可以看到以数字为代表的佐证,不同的是,很多人会选择第二个,因为看起来这个人好像更厉害一些,能原创爆款文章,有线上活动运营经验,可以有效提高粉丝数量。
在能力与经历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包装简历或许是一门被忽略了的学问。所包装的部分,就是亮点。
从简历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有低调沉稳的,有张扬外放的。很多人反对夸夸其谈,但不幸的是,一些人简历常常将“低调”二字贯穿到底,以至于明明有实力却看不到闪光点。
并非刻意不提,而是这些人将所谓成绩看做太平常的事情,一句话就带过去了。总觉着做的都是该做的事情,不值得拎出来大惊小怪。
如何将亮眼部分提炼出来,有几个小方法。
第一,细致而完整地回顾。
以时间轴为例,回顾从入职到离职所经手的工作,通常这些工作是可以按逻辑线串起来的;如果这个有难度,就回顾在公司一整天是如何度过的。
这件事不难。我是经常做记录的人,每天进公司第一件事,会在笔记本上记录一天的工作安排,临下班前再次核对,确认一下完成度。
比如,x月x号,我的笔记本上写着以下工作内容:
1.与各渠道伙伴对接微博素材并整理发布;
2.原创一篇娱乐热点文章;
3.从视频库搜寻热点视频并发布在媒体平台;
4.寻找可合作的垂直领域APP并初步接洽商务人员;
这些工作可以看做我整个实习期内容的缩影。
第二,摘出不同寻常的部分。
所谓不同寻常的部分,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玩出了哪些新鲜的花样,比如原创娱乐文章,不小心达到了10万+,这些需要特别注意,可以作为亮点来详细包装的。
第三,放在显眼的位置刻意强调。
找出了亮点,就要将它们放在醒目的位置,确保HR可以一眼看到。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梳理出工作的逻辑线。
以我刚提的4点工作内容为例,其实是可以分为3个板块来叙述的:原创内容运营;短视频运营;渠道拓展/商务合作。
分出逻辑层以后,再有的放矢,叙述工作亮点和基本职责。
这是实战中得来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但我始终认为,掌握事务表层背后的思考逻辑才是能做好事情的基础。
简历也是一样。谁在看简历,他们期望看到什么样的简历,求职者如何去贴近这个评选的标准以争取过线。
不是每个HR都认为你的经历与能力会适合他们正在招聘的岗位,被拒绝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常常被拒绝,可能就是在提醒你,该更新简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