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论内容和面试语言表达的相通性
大家都知道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材料是的前面部分是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其实经济增长模式是包含很多内容的。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让你写这方面有哪些是你要讲的要点?
说到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大多是以消耗资源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的特点就是消耗高成本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很低。而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相对应的是集约型经济。
这些都是理论上考生们至少该理解的但是在我们的考题中并没有这样去描述它只是通过东莞等地方企业的特点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点。所以说申论和面试在知识点方面是相通的。但是在面试准备中我们的知识点不能只局限在申论材料给我们的几点事例而是要有更全面的一个了解。
在回到粗放型增长方式这个话题上来目前粗放型经济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迁徙农业二是游牧业这两种情况在我国都有存在比如我国西藏部分地区就是游牧业为主要经济的地区。如果当分析这情况的时候我们就要分析当地经济发展存在粗放型的原因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结合自己熟悉擅长的知识点为切入点
今年的申论考试跟以往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材料涉及的问题相对来说多一点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自己相对比较熟悉的容易把握的方面进行。
申论材料给的知识点比较多也要求考生针对材料进行回答。面试给的范围比较大并没有限制考生一定要从哪个方面进行作答。这样的答题方式更为自由所以考生应该尽量从自己熟悉的角度为切入点进行语言表达。这样在答题过程中更能够做到出彩。
近些年面试题型中演讲题目的出现难倒了一批考生。如07年天津市的考试就有一道题目是演讲题目类似于请你和谐社会(或者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发表演讲。这样的题目特点就是给了一个定义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问题然后让考生进行演讲。以科学发展观为例科学发展的含义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四个方面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这里大家能发现其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比较大的几乎能涉及到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那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否把所有的问题都讲透讲好呢?这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在这个时候考生就可以结合自己更加熟悉擅长的一点或者两点进行阐述这样的答题方法反而更加容易出彩。
三、争论型话题的申论和面试题的表达方法
申论题型中有一种就是针对一个问题或者事件分成两派(主要是支持和反对有些材料会细分成更多派别)观点每一个派别有自己的理由从而让考生通过对这种材料的把握。如2008年关于怒江水电一事分成了两拍观点一派支持另外一派则发对。这样的题型在面试中也常有出现。把2008年国家申论考试题材整理成面试题目是这样的对于怒江水电开发有两方面的声音。支持者认为怒江地区经济落后水电开发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反对者认为水电开发会破坏怒江地区的原始生态。请你谈谈你的观点。其实当申论材料变成面试题的时候考生不能只站在一个方面的立场而是要站到一定的高度对整个事件能进行统筹把握。而很多申论材料都会在面试题中出现。如2007年湖南申论考试的材料就是关于从“禁鞭令”到“限鞭令”的。而2008年环境工程和全国人大环保委面试的第三题就是从禁鞭令到限鞭令的变化谈自己的看法?
四、分析型题型的申论和面试题的表达方法
大部分申论题型还是分析型的通过对一件事情的阐述从现象、原因到对策多层面多角度对事情进行剖析让考生对给定材料进行加工。而面试也是一样给考生一个问题让考生进行分析与申论不同的是它并没有给什么相关的资料而完全建立在考生对时间的了解基础之上。
某省的面试题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近来在很多大城市的银行中出现了排长队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里的关键词是银行排队。但是很多考生对此现象并不了解。所以答题的时候并没有把握好。2007年深圳公务员申论考试的题材就是有关银行排队的。如果考生在考前有一定的资料知识这样的答题的过程中就有很多信息是可以借鉴的。面试题中比较重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可以发挥自己的智慧只要方案可行还是能被考官认可的。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对银行问题这一现象的认识基础上。
所以在面试题中出现分析题型时需要考生能够做到对问题的全方位了解从现象到原因、影响和对策多角度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把握和驾驭面试时候出现的考题。
五、关注热会热点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
申论备考的时候很多考生都关注时下的热点以便在考试中遇到同样问题能够通过课外的了解使答案更加深刻而面试也一样很多时候面试题目也是时下最热门的问题所以在面试的备考中要求考生也跟备考申论一样多了解时事热点。
但是面试的了解时事相对要求考生必须了解的更加全面具体最好能记住实际例子。如汶川地震问题现在大家最关注的就是灾后重建问题。但是灾后重建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中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的文件文件涉及到整个重建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大家应该去看一下。而更要记住的是在这些过程中的人和事这样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就可以拿出来为自己举例子正所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