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是指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共计11天。法定假日,你可以开心地在外面玩耍,还能理直气壮地拿着工资。
如果假期还得上班怎么办?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须在正常支付员工工资的基础上,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今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一次性假期,人社部日前明确,9月3日放假等同于休息日,安排加班应补休,如不能补休要按照200%支付工资。
2、公司职工应享有的休假
①带薪休年假: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假,年假期间的工资收入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
②婚丧假:
劳动者本人结婚以及劳动者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依法享受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0天(含3天法定婚假);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1至3天的婚丧假。
③产假和陪产假: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晚婚晚育者可延长至128天。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单位不应当以此为理由扣发工资。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陪产假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多数省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中规定男方陪产假一般是7天,晚婚晚育可延长至10天。
④病假或事假:
病假,是指劳动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该根据劳动者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假期。病假期劳动者可照常拿工资,对于病假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
需要注意的是,事假是没有工资的。一年内休事假20天以内,且公司不扣除工资的,不能享受当年年假。
3、其他情况
①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②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
③从企业、事业、机关等用人单位应征入伍的义务兵,在服兵役期间原用人单位应照发其工资。
为了自己的合法利益,速速分享给身边的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