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助,在我国法律中一般称作“经济补偿”。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在下列情形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用人单位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比如煤矿没有为张师傅配备井下工作必要的通风和照明设施,此时张师傅就可以提出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2、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应该是最常见但也最容易被大家离职的时候所忽略,和老东家“和平分手”,你也是可以获得补偿金的!
3、劳动者无过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在患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和单位另安排的工作,在劳动者无过失情况下,单位除了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且要在解除合同的前三十日书面告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
4、企业破产重整进行经济性裁员。
5、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除外。
6、用人单位破产、提前解散、被吊销执照、被责令关闭、被撤销。
如果你符合以上情形之一,你就可以拿到经济补偿金了。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具体计算方式如下(设工作年限为X年):
明确了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小编还要提醒您以下几点:
提醒一:关于月工资
经济补偿中的月工资按劳动者在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而且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的应得工资,也就是不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及其他扣款的所有应发工资总和。
提醒二:关于发放时间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经济补偿金,不支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提醒三:劳动者救济途径
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发放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以拨打劳动监察投诉电话12333,寻求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帮助。还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