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被动的人,在对外界进行反应时,会忘记这一点:外界环境的刺激与我们的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可大可小的空间,我们在这个空间中填充的内容,使一切变得不同。这就是艾利斯理性情绪疗法中著名的ABC理论。
这个很好理解,但很难解释清楚。
因为“没有目标”的情境我们很容易遇到,“有目标”也不难做到,真正难做到的是以下的一些判断:什么时候该有目标什么时候不该有目标,怎样设定和区分对待大的目标小的目标不大不小的目标,各个目标之间分别要分配多少精力去追求,需要坚持多长时间来实现目标,是否需要近乎于倔强的坚持等等。
这些判断需要我们有丰富的阅历。
做事之前需要分清轻重缓急,但对于多数人来讲要走很多的弯路才能认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紧急的。在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时,思考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思考的时间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机会成本(有可能想来想去时机就错过了)。所以长时间锻炼出来融在自己血液里值得自己信赖的直觉有时候更加重要。
输赢思维认为世界是个“零和游戏”,你有我就没有,你赢我就输,你多我就少。事实是这样么?社会的发展是靠大大小小的团体和个人的创造,而不是争夺或掠夺。与外界对抗,非要争个你输我赢我认为是最得不偿失的事情(没有之一)。因为在我们与外界对抗只能构筑我们坚强的盔甲,而同时失去了个人成长的机会。
其实我们唯一需要去“对抗”的就是我们自己。
社会学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终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基因做斗争。只是这样的斗争很多人几乎没有赢过,或者偶尔赢也不知道怎么赢的。
在人与人之间冲突与合作时,要先去理解别人再去寻求理解;而不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反而去评判别人的功过是非。如果我们尝试过并且认识到理解别人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自己就也不会那么期待被别人理解了。而把自己的期待建立在别人身上,不总是靠谱的选择。
对大多数人来说,慕容复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是既不可取又做不到的,但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容易理解却也相当难做到,所以只好“堕落”到通过评判别人去寻找少的可怜的优越感了。
你是否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会只把经历的人和事看做是分离的个体,而没有把生命中一个个点串联起来成一条属于你自己独特的蜿蜒优美的曲线(道路注定曲折,直线是不可能的)。
确实,很难说我们生命中所有的经历都是否“有用”,更难说这些经历这些学习得来的经验什么时候“有用”。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生命看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总有一天会发现它们在应该的时刻发生过,这应该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一种活在当下的体验。
个人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跑,时间长着呢,不用急着用完你的燃料。如果我们以百米跑的速度去跑马拉松,结果就提前把自己的燃烧用完,燃料枯竭后就会止步不前。
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不断的挑战自我,更新自我。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永远用初学者的心态去认真对待每一天,让每一刻在你的脑海中都是崭新的。既不期盼心想事成,失败了也不气馁。因为生命中的难题不是来打倒我们的,而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