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求职范围很广,除了报考公务员外,事业单位、国企央企、各大高校、部分企业、科研单位我都投递过简历,也都收到过面试邀请。我自认为个人经历比较丰富,简历也比较饱满,所以面试携带的简历仍然是在校期间提前打印好的那一个版本。包括了基本信息、校园经历、实习经历、所获荣誉、特长爱好等。
但随着面试次数的不断增加,以及面试失败次数的不断增加,我意识到,正如面对不同的相亲对象要穿不同的衣服,找不同的话题一样,个人简历也要根据面试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公务员面试自然无需携带简历,考官在面试前会根据报考时填报的信息对你进行了解,因此公务员报考填报的信息务必在真实准确的前提下能填尽填;如果面试的是高校和科研单位,那么简历中就要突出个人的校园经历,包括学生干部任职、活动组织、勤工助学、项目申报等经历;如果面试的是企业,那么简历中要着重突出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专业论文发表、科研项目申报、实习经历及实习工作内容等;
1.字体加粗或添加下划线。字体加粗适用于重要奖项、专业证书、学业成绩等希望考官第一眼能否注意到的信息。加粗的部分一定要少而精,否则处处加粗,也就失去了突出的效果。添加下划线适用于个人校园经历、实习经历内容的说明部分,例如组织过校内大型活动XXX,参与人次XXX,获得集体荣誉XXX;又例如在XXX单位实习,参与XXX重大项目,对接XXX单位等。
2.简历位置调整。面试不同单位时,我的建议是根据单位性质的不同,将简历的各个部分进行位置的调换。如面试高校,那么就将校园经历放在前面;如面试企业,则将实习经历放在前面。
总之,简历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面试单位的变化而动态变化,使你的简历能最大限度的匹配求职岗位的需求。
一般而言,单位会采取半结构化的面试方式。即便是无领导讨论,也会涉及到自我介绍环节。我在面试准备过程中,花了较多的经历去准备四种类型化的题目,即观点现象类、组织策划类、应急处理类和人际关系类,而对追问环节的准备不足。反映在面试过程中,便是考官在询问我关系岗位工作内容时,我明显不知道说什么,作答欠缺逻辑,内容上也难以切合实际。
1.自我介绍。如同简历踩过的坑一样,我的自我介绍也是一成不变。但有了简历的教训之后,我也对自我介绍进行了调整。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大家的经历应该都是差不多的,除非出现大神级人物。因此就要在自我介绍的表述上下功夫。我常用的表述是列数字,通过大量的数字强化考官对我的印象。
另外,考官每天面对大量的考生,很难保证考官对每一位考生的关注度能够保持一致。另外,能够通过笔试,到达面试环节的,其实每一位考生的个人经历、所获成绩都差不多。那么如何能表现出自己的差异性,就是我们进行自我介绍过程中需要着重谋划的。差异性表现在哪里?如果个人能力非常突出,比如获得省部级奖励特别多,实习经历非常丰富,那么就要突出个人所获奖励,以显示个人能力突出。如果个人确实乏善可陈,那么可以采用列数字的形式。比如获得奖学金XX项,参与社会实践XX项,组织某某活动XX次,参与人数达XX人次。总之,要通过列数字的形式,强化自我介绍表达中的节奏感。
2.对岗位的理解。常见的问法是你认为XX岗位主要是做什么的;你觉得XX岗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我之前在参加某单位面试时,前面的答题应该比较顺畅,但是当考官问道:"你对我们公司,和你报考的岗位有什么了解,给我们介绍一下"时,我突然就懵了,最后只能随便说了说,结果当然不太好。
对单位、对岗位的理解,这是我们自认为跟了解却经常回答不好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注意浏览官网,对单位、岗位的工作内容、近年工作成效、年初工作规划、年终总结讲话等进行浏览,把握大致回答的内容。
二是将单位简介和主要工作内容进行整理,避免背诵官网简介,应当合并同类项,结合自己的理解,分类进行作答。
三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比如执法监督类、网络安全类,这类岗位有较为固定的工作内容介绍,个人很难重新整理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我比较常用的就是用比喻的方式,比如:
执法监督类:我往往将这类岗位比喻成一把利剑。这把利剑剑气所指,应是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所在;剑柄要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时时接受群众监督。
网络安全类:我将这类岗位比喻成盾牌,是守护个人信息之盾,将有害信息、失实报道抵挡出去,还网络以清净,给网民以安全。
3.你为什么要来报考我们单位。这类题目我总是觉得不太好回答,这里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答题思路。
首先,工作能力层面:简单概括一下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并与自己的经历和能力相结合,表明自己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
其次,个人性格层面:表明个人具备踏实肯干、敬业乐群,勇于创新等特质,表达自己进入工作岗位后将踏实工作,积极进取。
最后,未来发展层面:表明自己想要在这个城市长期生活,并且自己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也在这座城市。向考官表明自己不会随意跳槽。
尽管在面试准备过程中经常能听到"反套路"的说法,我当时的理解是发挥自己的特长,要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在求职前期我也没有参加系统的面试培训,在自己居家练题过程中也是刻意的标新立异,作答时总想提出和大家不一样的观点。
但经历了几次失败的面试经历之后,我发现没有经历过系统的面试培训是很吃亏的,面试确实需要"反套路",但前提是你了解并熟知其中的"套路",如果作答的逻辑结构和表达流畅度都不能保证,那么一味的标新立异反而适得其反。
在作答过程中,如果能提出独特的观点和看法自然好,但是过分的强调独特性,反而会让考官觉得自己的思想有问题。面试过程中除了考察工作能力外,一个人是否踏实靠谱也是重点考察的部分。
在求职的道路上无所谓成功或者失败,也无所谓满意或者垂头丧气。在我求职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淘汰和失败,也与自己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但我始终默念一句话:风水轮流转,不服就是干。别人可以那我也一定能行,这一次只不过少了些运气和机遇。
最后我想说的是,求职不仅是学生时代的结束,更是职场生涯的开始。我们用不少于16年的知识积累和人生沉淀去抢夺一份工作,就要用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在职场留下自己的痕迹,这意味着再没有旁人的督促,也没有按部就班的计划;这也意味着我们开始独立判断,独立决策,肩负起事业和家庭的重担。任何岗位都有闪光的价值,关键在于你想成为怎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