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早前的制度设计,人事档案代表单位组织和上级领导对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督,相伴终身。据说中国现今的人事档案制度始于干部审查制度,也就是对每个干部进行审查,主要是审查他的过去经历、思想觉悟、品质能力、社会关系等等,看他是否“纯洁”。审查结果要写成组织鉴定,与个人交代材料等一起,共同构成干部人事档案的最初基本内容,慢慢地就形成了中国的人事档案制度,并沿用至今。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人事档案总是与机密联系在一起———你的档案,组织可以调阅,而你自己却不能看。
这个我们自己不能看的档案袋里都装了些什么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国人事档案内容包括履历材料,自传材料,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包括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表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考绩、审批材料),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包括甄别、复查材料和依据材料,党籍、参加工作时间等问题的审查材料),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奖励材料(包括科学技术和业务奖励、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处分材料(包括甄别、复查材料,免于处分的处理意见),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以及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等,几乎涵盖了个人全部信息。
目前国内档案采取分类管理方式,上世纪90年代相继出台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三部法规涵盖了我国全部城市劳动人口的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公共政策工具,我国人事档案制度对信用建设、干部管理、国家安全、福利分配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就官员干部来说,人事档案异常重要。其履历、工作业绩、能力、获奖或被处分的情况等等,都通过档案呈现在组织部门眼中,更不用提最基本的申报职称、工龄计算、退休审批等20项事物。在现行官员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囿于往往实际存在过于简单生硬、“一刀切”的任职“年龄界限、学历门槛”,如不充分考虑“德才水平、工作实绩”,只要干部达到一定年龄界限就不再予以提拔、甚至必须“退居二线”,只有具备一定学历文凭,才能获得提拔重用。
虽然档案制度存在很多弊端,但还将长期存在。每年公考,事业单位招考以及单位评定职称期间,都是大学生寻找档案的高峰期。现在我们更多的是要思考在用工方式多元化和人员身份复杂化趋势加剧的今天,人事档案管理该如何改革?有专家提出,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公民档案中心,让档案管理回归社会,并建立电子档案库。既能杜绝因人事档案产生的种种失范现象,还可提高档案的流动性。而现行人事档案所具有的“政治管理性档案”特点已经与时代脱节,档案的信用化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