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痛点思维、坚持精准理念,让人才留下来、干起来。“京津冀”一体化的今天,支持百万大学生留保创业就业的政策,这是政府端出的又一诚意。可以说,是在人才政策上大放手脚。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抢夺战已成为常态,各地竞相出招引进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政策关系方向、关乎理念、关联举措。然而,往往存在政策用不足、落不实,导致“人才进不来、干不好、留不住”的问题。如何打通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笔者看来,留住人才首先要吃透政策。
把政策用“足”,有宽度。政策发挥实效,首要的就是贯彻执行到位,把政策力量转化为实践力量。不难发现,关于如何引进、留住、用好人才,无论是在顶层设计层面,还是在细化措施层面,各地都有较多尝试,然而,或是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在执行上做选择;或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执行上走形式;亦或是钻政策利好空子,打擦边球套取人才资金,在执行上搞变通,政策执行轻易被打折扣。
把政策用“活”,有温度。人才发展,有共性需求,也有个性差异,有现实的思想阻力需要攻破,也有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处理,打通各类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既考验作风,更检验党员干部的能力。时下,一些地方在落实人才政策中,机械式的照搬照套,有的搞“一刀切”,使得好政策失去了原有的“温度”。
把政策用“实”,有深度。“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政策最终是要落脚到提高人才的获得感上,政策是否落到实处,人才的满意度是最大的考量。当看到,抓政策落实,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更有主观原因的难度。有些地方或干部不研究形势,不思考问题,工作既无借鉴,又无创新,有的标准不高、工作疲沓,这些现象无不影响着政策的落地。把政策用“实”,一方面是要以好的作风抓落实,真抓实干、走进人才、接触壁垒,努力形成尊重人才、服务人才、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比如,政策实施主体走出去宣传好、走下去服务好。另一方面是要用好监督考察的手段,如此,才能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找落实的局面,把政策变成实惠,把承诺兑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