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一传媒学院部分教职员工因违反学校“规定”怀孕生育遭到该校“全校通报批评,扣发6个月绩效工资”“取消两年内评优评先和评定职称的资格”“调离辅导员岗位,待岗”等处罚,事件6月28日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关注。6月29日晚涉事单位发布声明称撤销相关文件。
“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此任性,出了事被曝光赶紧撤销文件。”一时间,网友提出诸多质疑:生娃这事儿,还需要排队?如何有效维护妇女正当生育权益,让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
网友质疑:生娃这事儿,还需要排队?
近日,该传媒学院的教职员工通过工作微信群收到了河北传媒学院院长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学校计划生育报备制度执行情况的通报》以及对部分员工的处罚公告。
通报指出,对未报备怀孕女职工进行“全校通报批评,扣发6个月绩效工资”“取消两年内评优评先和评定职称的资格”“调离辅导员岗位,待岗”等处罚。
此前该院校工会制定的《河北传媒学院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管理的规定》指出,女职工生育“要达到规定的服务年限后,按照个人申请、分别按生育一胎或二胎比例排队、单位党总支书记(处室负责人)签字,报学校计划生育办公室审核备案。报备是否成功要以‘接到学校计划生育办公室的回执为准’。”
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热议。部分网民称这样的规定和处罚显然是违背法律规定,侵犯了女性职工的合法权益。
“生娃这事儿还需要排队?不是想有就有,这怎么能计划、排队?报备获准后就一定能按计划生娃?”部分石家庄市民对河北传媒学院的做法表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