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人,工作从不靠喜好驱动
依依最近有点膨胀,她连续二年升职并获得优秀员工,非要张罗请吃饭。
饭局上,大家很感慨,毕竟两年前,她动不动就把辞职追梦挂在嘴边。
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根本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无聊透了,怎么可能有啥干劲呢?
她是学工程造价出身,但一个女孩子家,又不爱去工地,最终进了一家科技公司做行政助理。
她本以为能做点更具创意的文案策划类工作,殊不知最常规的任务,就是整天帮领导和同事贴发票。
我好奇地问她,你是如何逆袭的?
依依笑着说,人都是会成长的嘛,回头看,我那时更多是迷茫。
不喜欢,是因为实际工作跟自己最初的预期不符;但真正喜欢什么,我也并不确切;
喜欢文案策划?我对文字根本不敏感,也不愿真正用心练习、打磨……这真的仅是喜欢,我没有本事把它作为谋生手段;
贴发票过程中,我发现了好玩的事:出租车票结合酒店信息,能在地图上判断出报销者的活动半径。据此给领导们安排行程,他们都非常满意,认为我无师自通,工作细致周到;
我大受鼓舞,开始发现其他工作也不再那么讨厌了。
蔡康永说:「你不一定要做你最喜欢的一件事,可是你要做一个你能够学到东西的事,因为学习是快乐的。」
依依转变的核心原因,其实是她在曾经不喜欢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并获得肯定,这点燃了她的热情。
01
与单纯的喜欢相比
成就感才是真正的永动机
美国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Dan Ariely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在校园里刊出「玩乐高赚现金」的广告,吸引来了不少乐高迷爱好者。
教授将参与者分成AB两组,制定如下规则:
用手上积木组成一个标准机器人,第一个成品可获得2美金,之后每完成一个,获得的奖金比上一个递减11美分,即第二个获得1.89美元。
当参与者觉得不值得继续时,即可停止组装,游戏结束。
两组唯一区别是,A组完成的每一个机器人都会被保留,而B组开始组装第二个机器人时,实验人员会宣称积木不够用,进而拆掉他们刚刚组装好的第一个机器人。
结果,A组平均每人组装11个机器人,并在实验结束后兴致盎然地表示,这是个有趣的活动,有机会还想参加。
B组平均每人仅组装7个机器人,且多数人在问卷中表示,这个活动真不怎么样,以后不会再参加了。
过程几乎一致,为何两组人员从结果到反馈都大相径庭?
关键区别,自然是组好的积木被留存还是立刻拆掉了。
两组人员都是乐高迷,搭乐高积木对他们都是喜欢干的事,但对B组来说,若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被剥夺(机器人作品被拆),积极性遭到挫伤,在奖金还逐个减少的前提下,势必难以持久投入。
而A组则因成果得以保留,在同样少钱的情况下,依旧坚持了很久。
实验结论很明显,与单纯的喜欢相比,一份具体工作带给我们心灵上的满足和成就,或许更是持续保持激情与动力的原因。
我哥们阿羊大学期间是个学渣,不学无术,整天无所事事。大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同学拉他去学校广播站玩,他看着好玩,就试着也录了几句。
当时导播没有关闭广播,他的声音就这样传了出去。事后很多同学打进电话,说这个新主播的声音真好听,纷纷打听他的来历。
阿羊莫名其妙地火了,广播站站长亲自给他打电话,邀请他来当主播。
虽然校园主播没有任何报酬,还需要额外付出时间精力,但他毫不犹豫就去了。
我们一开始都觉得他爱慕虚荣,也就劲头来了新鲜几天,没想到他认真了。
上网买设备、玩调音台、一次次录音到深夜、学习各种音频处理软件,阿羊乐此不疲,很快就成了广播站的后起之秀,迅速收割了一批忠实听众。
我去过他们广播站,他端坐在播音台前,仿佛浑身带光,和我一贯认知中懒散颓废的模样截然不同。
毕业后,他去了电视台工作,现在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主持人。
阿羊说:「我喜欢播音么?至少一开始并不——我那时都不知道什么是播音。可我从没想过像我这种loser,也会有人替我鼓掌叫好。在播音这件事情上,我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很幸运。」
亚伯拉罕·马斯洛说:荣誉感和成就感是人高层次的需求。即便学渣如阿羊,也同样有这需求,他在播音中找到了它,并最终形成持久驱动力,成就了现在的自己。